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老人們赴保國寺登高。記者崔引/攝
沐浴秋日桂花香,徜徉千年保國寺。18日上午,我市44位老人齊赴江北保國寺登高,體驗傳統(tǒng)重陽習俗的同時,也讓老人們重新認識了這一千年古建筑。據悉,這是由寧波市文明辦聯(lián)合寧波晚報、甬派客戶端聯(lián)合推出的“我把秋天送給您”2023年寧波市“我們的節(jié)日·精神的家園|重陽”主題系列活動之一。
沿著石階拾級而上,陣陣微風襲來,風中盡是桂花清香。保國寺內,桂花叢中綴滿的千萬點金黃,讓滿山都浸潤在馨香之中,令人心曠神怡。老人們在保國寺古建筑博物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,走進寺內,近距離欣賞大殿的“斗八鏤空藻井”,體會宋代《營造法式》的基因密碼,從這座四明偉構中窺見那個偉大的創(chuàng)造時代。
“太震撼了,從這么精巧的藻井上體會到了我國傳統(tǒng)文化之美?!?/p>
“千年以前的人就有這樣高的建筑技巧,真不是一般的匠心和智慧?!?/p>
參觀過程中,老人連連驚嘆。
“特別感動,終于圓夢了!”今年65歲的楊愛萍和愛人老陸一邊逛一邊聽講解,不時掏出手機留影。她告訴記者,自己年少時來過一次保國寺,可是之后50多年過去了,卻一直沒有再來?!爱敃r讀小學五年級吧,學校要我們練好‘鐵腳板’,從寧波市區(qū)一路走過來的。”渴望重訪保國寺的夢想,在今年重陽節(jié)前終于圓上了。“這次多虧了你們組織活動,大巴車全程接送。幾十年后再看保國寺,大殿保護得很好,整個景區(qū)也更漂亮清幽了。”楊愛萍說。
不用一根釘?shù)那旯沤?,千年不落灰的江南一絕,保國寺精湛絕倫的建筑工藝讓老人們嘆為觀止。認真聽取介紹、掏出手機拍照、發(fā)個朋友圈秀出風采,老人們以自己的方式給寧波的這個“國保”點贊。
人群中,一群身穿紅色馬甲的年輕人格外活絡,忙前忙后為老人們指引道路、協(xié)助攙扶,有時還變身攝影師,為老人們留下秋日游歷的紀念。他們是浙江工商職業(yè)技術學院國際交流學院的25名青年志愿者,專程為了本次活動而來。
“王老師,背包給我,下山的路我陪著您慢慢走?!睆V告設計專業(yè)大一學生吳承鵬和63歲的退休教師王望達很快結成了一對“臨時爺孫”。19歲的小吳同學幫王老師背包拍照,兩人一路有說有笑、聊聊學習,很快到了山腳。王望達笑瞇瞇地對記者說:“現(xiàn)在社會對老人真的很尊重,來登高還有年輕志愿者陪伴,我感覺很幸福?!保ㄓ浾唠A 顧嘉懿)
關鍵詞: